第一足球网

图片
第一足球网
您所在的位置:第一足球网: > 监管资讯 > 第一足球网 > 正文

周延礼:服务康养产业保险业要扮演好三种角色

2020-12-04 14:25:19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作者:阅读次数: 添加收藏
摘要:

 12月4日,在由《中国银行保险报》、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康养30人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现阶段,我国加速进入老龄社会,既带来冲击也蕴藏机遇。保险业与大健康产业、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有着天然优势,支持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壮大商业养老体系是保险业普遍共识。

周延礼指出,保险业要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深入挖掘康养蓝海的市场潜力,主动融入康养产业,要充分发挥保险功能和作用,构建以保险为核心的康养生态模式。为此,保险要当好老年保险产品的供给者,要当好医疗和养老体系建设的支付方,要当好康养产业数据资源平台投资方。

本次论坛由中铁任之养老、妙健康协办。

以下为周延礼发言全文: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的首届中国康养30人论坛。我相信这次论坛的举办将会对我国康养事业和康养产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全民健康事业发展,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有所养的问题已经纳入到国家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久前,党中央发布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险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调动保险行业的力量,多措并举来推动我国康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众所周知,人寿保险与健康、养老产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和高度的契合,国外康养产业成功的实践也给我国保险业一些深刻的启示,对新时期保险业与大健康产业、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有益借鉴。我们今天相聚在魅力的重庆,共同探讨中国保险业与健康产业、医疗和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大问题,共同谋划保险行业未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计,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预计此次峰会将会产生长远的影响。

从我国保险业现阶段发展来看,我们要审时度势、科学研判宏观经济形势,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切实落实“双循环”战略任务。

一要坚持“于变局中育新局,于危机中育新机”思路。当前,新冠疫情持续全球肆虐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双重叠加,对全球经济政治带来冲击前所未见。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带来经贸合作、科技文化、金融安全等风险, 给全球政治经济的格局带来深刻的调整和变化。最明显的是,全球经济下行致使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经济快速发展、5G网络加速布局引发西方国家警惕和遏制,不仅对国际社会产生影响,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今年的“双重叠加”的负面影响,党中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破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于变局中育新局,于危机中育新机”。保险业要加快形成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契合的发展能力,准确把握社会对保险的需求变化,持续优化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进一步提升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性。要引导保险消费观念,满足保险需求,为广大保险消费者创造更大价值,真正使消费者有可得感。

二要坚持“增强保险保障功能”理念。现阶段,我国加速进入老龄社会,既带来冲击也蕴藏机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约1.76亿,一年新增945万人,占总人口的12.6%。1.76亿元65周岁及以上人群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联合国的新标准中,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4%,则进入“老龄社会”;比例达20%,则进入“超老龄社会”。按照这个标准,我国1999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距离进入“老龄社会”仅差1.4%。如果按照2019年我国65岁老人占比增长0.7个百分点的速度,2021年我们将正式进入“老龄社会”。

世界银行预计,2025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3%,2035年将突破20%,即每5人中就有一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老年人的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虽然我国是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仍处于中等收入的发展阶段,人均GDP才1万美元,工资收入、财富积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未富先老的特点比较明显。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对养老、医疗安排的全面性、充足性、持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视商业保险机构在解决健康管理、社会养老和医疗支付等方面的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利用社会资本的力量解决这一紧迫难题。老龄社会的到来,对商业保险来说,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第一足球网: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三要坚持保险保障和健康管理的功能。目前,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需求迫切,急需要保险发挥保险保障和健康管理职能。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更高,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希望生活得健康、快乐和幸福。然而,我们发现慢性疾病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据调查统计,目前中国慢性病患者已有3亿人,并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城市白领群体的亚健康现象极其普遍,约98.8%有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我国的亚健康学术研讨会组委会报告提出,大量的慢性病正在取代传染病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此种背景下,我国医疗体系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仅从疾病治疗这个环节切入化解上述压力,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兴建医疗机构、培养医疗人才等,短时间内难以做得到。如果从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的角度入手,从源头减少患病人员的数量,就能够极大缓解医院救治和医保支付的压力,整体上节约社会医疗资源。

据我观察,我国康养产业空间巨大,保险业与大健康产业、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有着天然优势,支持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壮大商业养老体系是保险业普遍共识。因此,保险业要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深入挖掘康养蓝海的市场潜力,主动融入康养产业,要充分发挥保险功能和作用,构建以保险为核心的康养生态模式。

为此,保险业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保险要当好老年保险产品的供给者。保险业要抓住《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中有关康养事业和康养产业发展的机遇,深入推进保险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行业发展实际,不断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满足健康中国战略和养老体系建设的需求。

要创新开发老年人专属保险。目前,市场上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可以购买的保险产品虽然有上千个,但大多数保险产品只是在普通产品基础上,放宽了投保年龄和投保条件的限制,真正结合老年人身体状况量身定制的专属产品比较少。并且,同样保障金额的保险产品,老年人保费有可能达到中青年人的十倍。相当部分老年人因为身体情况欠佳无法通过核保,无法投保重大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产品。保险机构应积极创新,开发针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需求的保险产品,研发老年人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专属产品等,提升老年人群的医疗服务良好的体验。

要优化健康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险政策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推广至全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也已于2018年5月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以及苏州工业园区等地开展试点。但税优健康险业务和税优养老险业务发展均低于预期。截至2019年12月末,67款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获批上市,19家公司实现出单,实现保费收入约12.4亿元,累计参保人数4.7万人。

加之,保险业对优惠政策宣传力度不大、政策优惠覆盖面窄、优惠力度缺乏吸引力是二者面临的共同问题。为充分发挥政策效率,有必要再将步子迈得大一点,进一步提升优惠力度。

二是保险要当好医疗和养老体系建设的支付方。

要充分发挥保险赔付功能。近年来,我国商业健康险市场保持着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2019年我国商业健康险赔付支出2351亿元,同比增长34.8%,为参保群众积累了超过1万亿元的长期健康保障风险准备金。尽管商业健康险赔付增长很快,但在医疗卫生总费用中的占比仅为3.6%,与2025年积累6万亿元健康保障风险准备金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社会医保体系模式相近的德国,早在2015年商业健康险占比已达10%。可见,商业健康作为医疗支付方,还有较大的空间。

要发挥保险资金优势,做康养产业的投资方。养老产业和健康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收益、回报周期长的特征,与保险资金配置长久期、追求稳健收益的特征十分匹配。银保监会也多次强调要引导和支持保险资金,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对健康、医疗、养老等上下游产业投资和服务力度。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允许商业机构有序的投资设立中西医等医疗机构和康复照护医养结合的健康服务机构。鼓励保险资金与其他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具备医养结合服务功能的养老机构,规范开展康养小镇等复合业态投资,增加多样化养老服务供给。

三是保险要当好康养产业数据资源平台投资方。

要牢固树立数据是保险业重要资产的意识。数据是重要资产、是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是保险定价的要素。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推动了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在居民健康需求提升时,多样化的医疗健康要求创造了丰富多样的保险场景。无论是保险业还是医疗机构、养老机构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行为和场景数据。尽管数字技术收集整理能力已经具备,但是数据挖掘分析潜能价值却没有得到体现,保险业要承担起数据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管理任务,多投入一些资源包括资金和科技,建设能为广大患者服务的医保信息平台,服务消费者在线症状自查,自行购药服务,减少就医劳顿方面有所作为,要在医疗健康体系、消费者赋能、建立新的支付方式和创新综合保险产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今后保险医疗产品精准定价服务。

要切实解决数据互联互通的难点。当前,保险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痛点和瓶颈明显,“数据孤岛”“数据烟囱”等数据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商业健康险一直无法与医疗、医保之间建立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机制,严重制约着保险产品定价准确性。虽然保险公司都在努力将保险和健康管理紧密关联起来,多家险企也在探索健康管理新模式,但保险公司始终无法通过借助医疗诊断体系的相关数据,来控制医疗成本。这就导致险企无法真正实现产业链的闭合,无法打破盈利困难的局面。数据缺乏难以支撑保险公司的产品研发、风险定价、服务能力提升。

为此,我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保险公司应主动作为,一要在行业内部进行数据共享,将保险的成本、数据和产品定价精准化。二要加强和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以及医疗机构的合作,主动寻找合作场景,把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应用纳入保险保障范围,开发与癌症筛查、诊断和治疗相关的产品。三要协调康养生态体系建设参与各方,建立和丰富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工作格局,保险业应该在产业运作规律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挖掘市场机会,致力于打造以保险产品为核心,以支付功能为抓手,以数据共享为纽带,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的康养生态体系。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记者 朱艳霞

 编辑 韩业清

 签发 李彬                                                                                   

标签: